为什么百姓要建平远台纪念戚继光?

网上有关“为什么百姓要建平远台纪念戚继光?”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为什么百姓要建平远台纪念戚继光?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十四世纪初叶,日本进入南 北朝分裂时期,封建诸侯割据,互相攻战,争权夺利。在战争中失败了的一些南朝封建主,就组织武士、商人和浪人到中国沿海地区进行武装走私和抢劫烧杀的海盗活动,历史上称之为“倭寇”。明初开始,倭寇对中国沿海进行侵扰,从辽东、山东到广东漫长的海岸线上,岛寇倭夷,到处剽掠,沿海居民深受其害。正统以后,随着明朝政治腐败,海防松弛,倭寇气焰便日益嚣张。正统四年(1439年),倭寇侵扰浙江 台州的桃渚村,杀人放火,掘坟挖墓,甚至把婴儿束在竿上,用开水浇,看着婴心啼哭,拍手笑乐。倭寇的罪行,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痛苦和灾难。被激愤的中国人民纷纷组织起来,进行抗倭的自卫斗争。抗倭斗争中涌现出了戚继光为代表的爱国将领,他们依靠人民的力量,在抗倭斗争中屡建战功,终于取得了抗倭斗争的胜利。

戚继光从小受其父戚景通严格教育,戚景通一发现其缺点,会严厉批评。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兵部主事计士元,推荐戚继光“留心韬略,奋迹武闱。管屯而俗弊悉除,奉职而操持不荀。”,更获得张居正信任。戚继光从浙江义乌募集矿工和农民,编练戚家军。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受到时任兵部职方司郎中唐顺之的启发,从其所编“六编”中《武》获得灵感,戚继光创立“鸳鸯阵”,此阵法以十一戚继光像人为一队,居首一人为队长,旁二人夹长盾,又次二从持狼筅,复次四从夹长矛、长枪,再次二人夹短兵。阵法可随机应变,变纵队为横队即称两仪阵,两仪阵又可变为三才阵,三才阵攻防兼宜,适合于山林、道路、田埂等狭窄地形。嘉靖四十年(1561年),倭寇几千人袭击浙江台州、桃渚、圻头等地,戚继光率部队在人民群众的配合支持下,先后九战九捷,歼灭大量倭寇,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卢镗、牛天锡也在宁波、温州大败倭寇。浙东的倭寇被全部扫除。第二年,倭寇大举进犯福建,从温州来的倭寇与福宁、连江的倭寇一起攻陷寿宁、政和、宁德,自广东南澳来的倭寇与福清、长乐等地的倭寇攻陷玄钟所,并延及龙延、松溪、大田、古田、莆田。倭寇在距宁德5公里的横屿,凭险固守,官军与倭寇相持一年多。新来的倭寇又在牛田,兴化筑营固守,互为声援,使福建频频告急。戚继光又率军进入福建剿寇。戚继光攻下横屿,斩首2600。又乘胜攻下牛田,捣毁倭寇巢穴。倭寇逃向兴化,戚继光乘胜追击,连夜作战,连克60营,斩首无数。戚家军进入兴化城,受到了人民的热烈欢迎。戚继光回师福清,又歼灭登陆的倭寇200人。同时明朝将领刘灦也屡败倭寇,盘踞在福建境内的倭寇几乎被全部消灭。 戚继光返回浙江后,倭寇又大肆劫掠福建沿海。嘉靖四十一年底攻陷兴化府城,在城中烧杀奸*掠夺,无恶不作,盘踞两个多月才弃空城退出,经岐头攻陷平海卫(今莆田县平海),以此为巢,四出骚扰。福建再次面临倭患的威胁。明朝调新任福建总兵俞大猷和先期援闽的广东总兵刘显与戚继光一道抗击闽倭。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四月,戚家军再次进入福建。在攻击平海卫倭寇的战斗中,戚家军为中军,担任正面进攻,俞大猷为右军,刘显为左军,从两翼配合攻击。二十一日,戚家军以胡守仁部为前导分兵三路,以火器打乱了倭贼前锋骑兵,乘势发动猛攻,俞、刘二部从两翼投入战斗。倭寇三面受敌,狼狈窜回老巢。三路明军乘胜追击,将敌人围困于巢中,并借风火攻,荡平了倭巢。此战只用了四五个小时,歼倭2000多人,解救被掳男女3000多人,明军收复兴化城。平海卫之战后,戚继光又率部消灭了原侵扰政和、寿宁的倭寇。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又相继大败倭寇于仙游城下、同安王仓坪和漳浦蔡不岭,斩获颇多。其后戚继光又在福宁大败倭寇,并与俞大猷一起最后扫清了福建境内的倭寇。余倭逃往广东。至此,福建倭患基本平定。戚家军经过在浙江、福建、广东三省转战10年,日本海盗因惧歼而不敢再犯。

战绩

台州花街之战‘:斩首308颗,生擒2名倭首,其余淹死和未割首的数目不详,牺牲陈文清等3人。

白水洋战斗:我敌对比:1500对2000余,全歼2000多名倭寇,斩首344颗,生擒5名倭首,己方牺牲陈四等3人。

长沙之战:消灭倭寇3000名。

横屿岛渡海之战,消灭倭寇1000多名,斩首348颗,俘虏29名.牺牲陈文彪等13人。

牛田之战:击溃数上万倭寇(包括假倭和真倭),斩首688颗,己方无一人牺牲。

林墩之战:烧死和淹死倭寇3000名左右,斩首960颗,俘虏26人。己方阵亡90人。

福清葛塘之:消灭300多名倭寇,斩首150多颗,牺牲20人。

平海卫战斗:斩首2622颗,己方牺牲金渔等16人。

仙游之战:击溃10000余名倭寇,杀死倭寇1000余,斩首498颗,生擒1名,己方牺牲童子明等24人.

王仓坪战斗:击溃倭寇近万名,斩首177颗,己方无一人阵亡.

蔡陂岭战斗:击溃倭寇7000余名,杀死1000多名,斩首160多颗.己方牺牲31人.

谁有戚继光抗倭的小故事?

明朝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276年,经历了16个皇帝的朝代,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一个值得细说的一个繁盛的时期,我们从后来清朝时期涌现的大量的想要恢复明朝朝制的行为就可以看得出来,这个宁死不向外国人低头的朝代,还是深受百姓尊敬的。

明朝时期为了抗倭,也涌现出了一大批抗倭英雄,除了最有名的戚继光,还有一位名叫王士琦的军事家,他生前对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死后是裹着草席下葬的,可后来却在他的墓中发现了大量的黄金,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抗倭援朝的英雄王士琦

王士琦是明朝的著名将领、军事家,从三十二岁中进士以后,就一直在朝廷为官,曾经在南京、福州、重庆、等多地出任过知府、兵部郎中等官职,还经常以文官的身份在朝廷中参与国事的讨论,而这样优秀的人才势必要有一番大作为的。

在他四十三岁的时候,因为杨应龙当时的反叛,使国家形势变得动荡不安,与杨应龙进行斗争的军官屡战屡败。王士琦当时就毛遂自荐,守卫重庆,并且很好地阻止了杨应龙的进一步行动。

而在他四十七岁,任职山东参政期间,曾经与总兵刘綎共同出兵抗倭。在战争中还曾经使计将两支将要汇合的倭寇分开,斩首数百。

在邻国朝鲜发生战乱,日本趁机进攻明朝的时候,为了挽回紧急的场面,万历皇帝派遣王士琦带领数万苗族精兵到朝鲜支援。

而苗族的精兵大多都不好驯服,他们不听将领的话,那么就会使很多时候错失进攻的机会甚至导致内讧。于是他恩威并施地将手下难训的兵士都征服了,并且在战争中取得了胜利。

王士琦不仅得到了朝廷的重赏,还获得了朝鲜国王的称赞和钦佩。后来朝鲜人还在全州为王士琦立碑以示感谢和纪念,但是王士琦却说,这是朝廷分派的任务,而不是为了沽名钓誉,要将这座石碑毁掉。

不过朝鲜的士兵和人民都请他留下石碑,以致“遮道而哭”,这才保住了石碑。

因为他在抗倭援朝方面做出的巨大的贡献,一直到1990年韩国使团来到中国拜访的时候,还在称赞三百多年前,我国将领王士琦对于驱逐日寇、援助朝鲜做出的突出贡献。

裹草席下葬的清官

他不仅在朝廷中有着处理朝堂百姓繁琐事件的能力,还有着用兵打仗的计谋,是个不可多得的文武双全的人才。

为保护国土完整和百姓安全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后来在67岁的时候,王士琦奉调巡抚江南,还没有到任的时候就因为积劳成疾,而在山西病死了。

这样一位优秀的将领和他的作用、功绩,都没有被载入史册,让更多的人看到并且敬重,但是在历史的长河里,他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至今他的家乡临海还有后人在用自己的方式怀念他,而朝鲜人民也是对他极其的敬仰。

王士琦一生战功赫赫,为官清廉。在他去世之后,下葬时也只有一张草席裹着尸体而已。就他两袖清风的性格来看,显而易见,这位清官的墓葬中不会有那些价值连城的文物宝贝,所以也没有盗墓贼觊觎王士琦的墓。

后来在1956年的一天,在王士琦的家乡临海县城西张家渡王庄山的一群农民打算修建猪圈的时候,搬移了一座古墓的石板,而在这座墓中,农民惊奇的发现了许多金银财宝,并且做工极其的精美。

因为当地的农民对古墓文物的保护制度明确,觉悟普遍要高,于是赶紧通知了相关人员,文物局的工作人员和考古专家到达现场后,对此墓葬进行了精细的勘探。

经过对墓葬的研究发现这座墓葬的主人就是当年草席裹尸下葬的清官王士琦。当年王士琦下葬的时候,确实是只有一条草席作为“陪葬品”,连棺材都买不起的。

但是在天启年间,因为王士琦这一生对朝廷、百姓和抗倭援朝的贡献很大,所以后来皇帝认为他的葬礼级别太低,对他进行了“赐祭葬”的表彰,并且在墓前修建御表石亭,而他的墓也被重新修整了一番,并且置放了大量的黄金器物和精美石雕作为陪葬品,以此来表示对这位清官的敬仰之情。

墓穴中堆满黄金,价值过五亿

在后来皇帝奖赐给王士琦的这些“陪葬品”中,经过考古学家勘探出土的有很多金条,还有做工精美的金银器具,一共大约有107件。其中包括了金丝发罩、金带板、各种金饰和各种杂金、宝石、玉器等等,其中还有完整的玛瑙虫龙佩、唐海马葡萄铜镜等等极其带有考古意义的文物。

在1995年经过国家文物局的专家鉴定后发现,这些金银饰器加起来,保守估计价值5亿到10亿。

这样在去世后追加的墓葬规格,在历史上是比较少见的,这也足以看得出来,王士琦对当时朝政做出的巨大的贡献。

而这次墓地中文物的发现,对于我们这些后代了解历史、了解历史人物和事迹都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其实通过王士琦我们也可以推测,在历史上还有很多人,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在史书上留下自己的痕迹,例如说四大古代美男之一的兰陵王高长恭,因为功高震主而被君王所惧,在《史记》上也只留下了一句话而已。

但是对国家、朝代有所贡献的人,终究会将自己的赤血肝胆留下,让世人都记住他们。除了正史,还有很多野史中记载了这些英雄人物。就像两袖清风的一代清官王士琦,他的丰功伟绩迟早会被被众人所知。

在我国东南沿海福建、浙江一带, 有一个民间传说: 在明朝嘉靖年间, 抗倭英雄戚继光带领戚家军荡平了浙江倭寇后, 带领军队直逼福建.盘踞在兴化的倭寇便派出了侦探, 搜集戚军的情报.他们看到戚家军一天只行军二三十里, 到兴化还有七八天的路程.倭寇头目听到报告后说: ”还早着呢! 今天咱们先喝个痛快, 过两天准备防御还来得及.”但是, 当他们个个喝得酩酊大醉的时候, 戚家军已赶到兴化, 一个突然袭击, 全歼了敌人.原来, 足智多谋的戚继光, 在行军途中为了麻痹敌人, 命令士兵每天只走很短的路程就宿营.等敌探回去报告后, 就下令烙制中间带孔的饼子, 用绳子穿起来, 背在身上, 急速向兴化进军, 一天一夜就赶完了几天路程, 出其不意把敌人消灭了.后来, 当地群众把这种中间带孔的饼叫做光饼, 并沿袭成风, 用以纪念戚继光抗倭斗争的光辉业绩.

戚继光 (公元1528~1587 年) , 字元敬, 号南塘, 山东蓬莱人.他出生於将门之家.在父亲严格的教育和薰陶下, 戚继光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品质, 并立下大志.当时, 戚继光耳闻目睹了海盗倭寇对我国东南沿海烧杀抢掠、灭绝人性的暴行非常气愤.他在父亲的教导下, 树立了爱国思想, 并立志从戎.16 岁时他父亲死了, 他袭职做了登州 (今山东省蓬莱县) 指挥佥事, 以后升为署都指挥佥事, 调到沿海前线负责山东海上抵御倭寇的防务.戚继光的指挥才能在紧张的军事生活和刀枪对阵的战场上表现了出来.

严明纪律是戚继光管理军队的最大特色.开始, 戚继光的部下看不起他.有个军官, 论辈份是他的舅舅, 竟然依仗自己是长辈, 不服从命令.戚继光感到很棘手: 处分吧, 他是长辈, 别人会说自己无情无义; 不处分吧, 整顿军纪怎样进行呢! ”治军避亲, 何以服众”,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 他当众给舅舅以严格的军纪处分.这件事给部下极大的震动, 不仅严明了纪律, 还使新的战斗作风日益增长.他以岳家军为榜样, ”冻死不拆房, 饿死不掳掠”, 深得人民的拥护和爱戴.

戚继光在长达12 年的抗倭生涯中, 率领军队转战东南沿海各地, 历经无数次战役, 打了不少胜仗.

公元1562 年, 戚继光在挫败进犯浙江的倭寇之后, 率部入闽剿倭.狡猾的倭寇扎营在福建宁德边的横屿上.小岛四面环水, 退潮时尽是泥沼.倭寇凭借有利地形, 在岛上又修筑了坚固的工事, 陆军难以进攻, 水军也无法靠近.为了消灭这股敌人, 戚继光察看地形后, 制定了陆军进攻的方案.他命令战士们在海水退潮时快速地在烂泥上铺上稻草, 冲上横屿.天降神兵, 倭寇毫无准备, 经过短暂的激战, 敌人被戚家军全歼, 倭寇盘踞3 年的横屿一举收复.戚家军从此威名远扬, 倭寇称戚家军为”戚虎”.

关于“为什么百姓要建平远台纪念戚继光?”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努力啊大怀山]投稿,不代表千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r8848.cn/cshi/202507-7420.html

(11)
努力啊大怀山的头像努力啊大怀山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努力啊大怀山的头像
    努力啊大怀山 2025年07月25日

    我是千泰号的签约作者“努力啊大怀山”

  • 努力啊大怀山
    努力啊大怀山 2025年07月25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为什么百姓要建平远台纪念戚继光?”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为什么百姓要建平远台纪念戚继光?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

  • 努力啊大怀山
    用户072507 2025年07月25日

    文章不错《为什么百姓要建平远台纪念戚继光?》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