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岭天池是怎么形成的

(一):西湖十景:

西湖十景是指形成于南宋时期的旧西湖十景,各景点基本围绕西湖分布,有的则位于西湖上。

1、苏堤春晓:

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三公里,他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构筑而成。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将她命名为苏堤。

苏堤上的六座拱桥,自南向北依名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和跨虹。苏堤的特点是一柳三桃,飞柳熏风,柳绿桃红。

2、曲苑风荷:

曲苑风荷景色,以夏日观荷为主题。“曲苑”原是南宋朝廷开设的酿酒作坊,位于今灵隐路洪春桥附近,濒临当时的西湖湖岸,近岸湖面养殖荷花,每逢夏日,和风徐来,荷香与酒香四处飘逸,令人不饮亦醉。这里以水面为主,分布着红莲、白莲、重台莲、洒金莲、并蒂莲等等名种荷花,莲叶田田,菡萏妖娆。水面上架设了造型各异的小桥,人从桥上过,如在荷中行,人倚花姿,花映人面,花,人两相宜。

3、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景区位于白堤西端, 孤山南麓,濒临外西湖。这里泛舟夜湖,舟中赏月。南宋孙锐诗中有“月冷寒泉凝不流, 棹歌何处泛舟”之句。

位于景区偏西处的湖天一碧楼,是观赏月色的品茗香茶的好地方。

4、断桥残雪:

断桥,位于白堤东端。在唐朝,断桥就已建成,时人张祜《题杭州孤山寺》诗中就有“断桥”一词。明人汪珂玉《西子湖拾翠余谈》有一段评说西湖胜景的妙语:“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领山水之绝者,尘世有几人哉!”

地处江南的杭州,每年雪期短促,大雪天更是罕见。一旦银妆素裹,便会营造出与常时,常景迥然不同的雪湖胜况。 这时候,站在宝石山向断桥方向望去,低矮的桥面在漫天的瑞雪里似乎已经断掉,景韵非常幽深。

5、柳浪闻莺:

在钱王祠一带以青翠柳色和婉啭莺鸣作为公园景观基调,在沿湖长达千米的堤岸上和园路主干道路沿途栽种垂柳及狮柳,醉柳,浣沙柳等特色柳树。烟花三月,柳丝飘舞,莺声清丽。

6、花港观鱼:

花港观鱼公园位于苏堤南段以西,在西里湖与小南湖之间的一块半岛上。后来乾隆下江南游西湖时,又有诗作题刻于碑阴,有诗云:“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鱼身鱼嘬花”。 是一座占地二十余公顷的大型公园,全园分为红鱼池,牡丹园,花港,大草坪,密林地五个景区。

7、雷峰夕照:

雷峰,位于净慈寺前,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脉,濒湖勃然隆重起,林木葱郁。山巅有吴越时建造的雷峰塔,山上种埴了大量香樟、枫香、榆树等观赏树木,夕照林涛,景色依然富丽。

8、双峰插云:

天目山东走,其余脉的一支,遇西湖而分弛南北形成西湖风景名胜区的南山、北山。其中的南高峰与北高峰古时均为僧人所占,山巅建佛塔,遥相对峙,迥然高于群峰之上。春秋佳日,岚翠雾白,塔尖入云,时隐时显,远望气势非同一般。

9、南屏晚钟:

南屏山,绵延横陈于西湖南岸,山高不过百米,山体延伸却长达千余米。山上怪石耸秀,绿树惬眼。后周显得元年,吴越国主钱弘叔在南屏山麓建佛寺慧日永明院,后来成为与灵隐寺并峙于南北的西湖两大佛教道场之一的净慈寺。

佛寺群落,晨钟暮鼓。南屏山一带山岭由石灰岩构成,山体多孔穴,加以山峰岩壁立若屏障,每当佛寺晚钟敲响,钟声振荡频率传到山上,岩石、洞穴等为其所迫,加速了声波的振动,振幅急遽增大后形成共振。岩石、洞穴便随之产生音箱效应,增强了共鸣。同时,钟声还以相同的频率飞向西湖上空,直达西湖彼岸,碰上对岸由火成岩构成的葛岭、回音迭起。

10、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岛又名小瀛洲。全岛连水面在内面积约七公顷,南北有曲桥相通,东西以土堤相连桥堤呈“十”字形交叉,将岛上水面一分为四水面外围是环形堤埂。如一个特大的“田”字。明万历年取湖中葑泥在岛周围筑堤坝,初成湖中湖,作为放生之所。后人在岛南湖中建造三座瓶形小石塔,称为“三潭”,清初岛上又加营建筑曲桥,堂轩,沿内湖环植木芙蓉,复经清光绪间退休将领彭玉麟在此营造别墅,小瀛洲初具风貌。

(二):西湖新十景:

西湖新十景,五家新闻旅游单位联合发起举办新西湖十景评选活动,得到广大市民一致认可。

1、云栖竹径:

是市区五云山西一处森林茂密的山坞,相传五云山上时有五色瑞云盘旋,并在此栖留,故名。进入山坞,有一条卵石小路,夹路翠竹摇空,篁间鸟雀啁啾,溪涧鸣琴,触目成趣。有清溪顺流而下,弯弯曲曲,与竹径时分时合,若接若离。

2、满陇挂雨:

在南山满觉陇一带,桂花是杭州的市花。满觉陇两山夹峙,林木葱茏,地下水源源丰富,环境宜于桂花生长。这里香桂遍植,每年中秋前后,几番金风凉雨,秋阳复出之时,满树的桂花竞相开放,流芳十里,沁透肺腑。

3、虎跑梦泉:

位于大慈山下,始于佛教神话传说,虎跑泉是地下水流经岩石的解理的裂隙泉。它从石英砂岩中渗透、出露。水质纯净,总矿化度低,氡的含量高,是一种适于饮用,具有保健功用的优质天然饮用矿泉水。与龙井茶叶并称“西湖双绝”。

4、龙井问茶:

龙井,位于西湖西南的风篁岭山。五代此地建有龙井寺,相传龙井与海相通,因海中有龙,故名。且龙井之水,亦十分奇特,搅动时,水面会出现一条分水线,仿佛游丝摆动,然后慢慢消失。龙井泉水清澈甘洌,龙井茶更负盛名。龙井水泡龙井茶更是奇妙双绝。

5、九溪烟树:

九溪,位于西湖西边群山中的鸡冠垅下。北接龙井,南贯钱塘江。源发翁家山杨梅岭下,途汇清湾、宏法、唐家、小康、佛石、百丈、云栖、清头和方家九溪,曲折隐忽,流入钱江。

十八涧系指细流之多,流泉淙淙。九溪与十八涧在八觉山下的溪中溪餐馆前汇合。一路重峦叠嶂,茶园散处,峰回路转,流水淳淳,山鸟嘤嘤。晴天秀色可餐,阴天烟云飘渺。

6、吴山天风:

吴山是西湖南山延伸进入杭州城区的尾部,吴虽山不高,但由于插入市区其东、北、西北多俯临街市巷陌,南面可远眺钱塘江及两岸平畴,上吴山仍有凌空超越之感,且可尽揽杭州江、山、湖、城之胜。

7、阮墩环碧:

阮公墩是清嘉庆五年抚阮元主持疏浚西湖后,以浚湖葑泥堆壅成岛的,故后人称之为阮公墩。阮公墩成岛后,杂木葱茏,蔓草萋萋,天真未凿。

岛上矮篱围出庄园,园内茅屋竹阁,有环碧小筑、云水居等,轻盈灵巧。庭前屋后,岛边近水处,别设忆芸亭,取追想阮芸台治湖堆岛、留绩西湖之意。

8、黄龙吐翠:

西湖北山栖霞岭北麓,茂林修竹深处,隐藏着颇具道教洞天福地气象的黄龙洞古迹。山,以浑重的黄砂石块依照山势、地形的起伏抑扬而砌筑。竹径通幽,汇林成海。

9、玉皇飞云:

玉皇山介于西湖与钱塘江之间,凌空突兀,衬以蓝天白云,更显得山姿雄峻巍峨。每当风起云涌之时,伫立山巅登云阁上,耳畔但闻习习之声,时有云雾扑面而来,飞渡而去。

10、宝石流霞:

西湖三面云中,葛岭、宝石山自成一体,景色奇特。它们的山体均由侏罗系凝灰岩构成,其中最多见的是熔结凝灰岩。这里的山岩呈赭红色,岩体中有许多闪闪发亮的红色小石子,每当阳光映照,满山流韦纷披,尤其是朝阳或落日红 光洒沐之时,分外耀目, 仿佛数不清的宝石在断断生辉。

(三):西湖新新十景:

盛世修志,清平立景。2007年,三评西湖十景经历社会各界和中外游客的评选出来。

1.灵隐禅踪:

杭州素有东南佛国之称,灵隐寺创建于东晋咸和元年,是为杭州禅寺的最早踪迹。灵隐寺前有飞来峰,崖壁精雕五代、宋、元石刻造像,蔚为大观。又有冷泉之水,时而清流潺潺,时而湍急奔流。灵隐周边,更有上天竺、莲花峰等名山,佛音庄严,禅意隐现。

2.六和听涛:

六和塔原有塔院开化寺,其中有一楹联写道:“灯传慧业三摩地,鼓应潮声八月天”。意思是承接佛法需要专心致志。

听涛似乎比观潮更需专一用心,在六和塔上,听涛更能易启发遐思,心领神会,从而在对涛声的品味之中,体会到万千意象。至于秋高气爽季节,登塔听涛更生沧海观日之意,那份并吞八荒之豪情,

3.岳墓栖霞:

“莫须有”三字,铸成中国史上的千古奇冤。然而,“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北山栖霞岭上,每当仲春时节,山花烂漫;入秋以后,红枫似火,望之如霞,久留不去。岳飞忠骨葬于栖霞岭下,多少年来,杭州人民感念他的精忠伟烈。岳飞墓庙这一人文景观是秀美西湖的灵魂。

4.湖滨晴雨:

湖滨位于西湖和城市的接壤之地,不但可以一览西湖的三面云山,更是品鉴阴晴雨雾的好地方。西湖风景最宜慢慢细品,尤其是多雨时节,漫步湖滨,但见烟雨蒙蒙,水天一色,西子湖如美人风鬟雾鬓,若隐若现,有一种特别迷人的“朦胧美”。

5.钱祠表忠:

钱王祠倚城面湖,中有“功德崇坊”之景。

祠内有苏轼撰书的《表忠观碑记》,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名碑。碑记叙了吴越国三代钱王在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的五代时期,奉行中原正朔,不失臣节,消弭兵戈,安居人民,最终纳土归宋的事迹。写出了杭州百姓对于钱王功德的永世不忘,更表现出西湖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6.万松书缘:

万松书院初创于明代弘治年间,取白居易“万株松树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的诗意,明清以来,万松书院成为浙江的最高学府,同时也是杭州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影响最广的书院。王守仁、齐召南、秦瀛、袁枚……这些当年著名的思想家、学者和才子,由此同西湖结下了不解之缘。

尚有有梁山伯和祝英台结伴就读万松岭上的传说,万松书院也被称作“梁祝书院”。

7.杨堤景行:

“景行”原意指大路,比作崇高光明的德行,典出《诗经·小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比喻崇高德行使人敬慕,值得仿效。杨公堤近有三贤祠,所以桥名题作“景行”。表达了今人对于先贤杨孟瑛浚湖筑堤这一惠及杭州百姓和西湖的德行的景仰之情,也点出了杨公堤景致的特点,人行景移,移步换景,好山好水,目不暇接。

8.三台云水:

云自无心水自闲,三台山景区兼有江南山地和水乡之胜,不仅山色苍翠,映照长空,也多港湾溪潭,碧水清流。而山环水绕之间,更多人文景观,其中最具分量的景点是于谦墓(祠)。“云水”一词点出这里景观的多样性和立体化,在此也借用了宋代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中的名句:“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以颂扬明代民族英雄于谦的热血千秋,清白一生。

9.梅坞春早:

梅家坞盛产茶叶,为西湖龙井中的珍品。“春”在梅坞便是茶香之意。春茶四摘,又以最早的“明前茶”最为名贵,每当清明时节,云雾缭绕的山坡上,采茶女的身影隐现在碧绿如茵的茶园之间,鸟鸣茶歌,婉转相应,为秀美山水平添了一份灵气,也是春天西湖的独特美景。

10.北街梦寻:

风光绮丽、蜿蜒漫长的北山街,是人们晨昏之时迤逦而行的最爱。半数以上的近代中西式著名建筑荟萃这条街上,而在绿荫之下,庭院之间,又蕴涵着许许多多的理想与情怀,光荣与梦想,让人寻寻觅觅。

(四):新西湖十五景:

包括“一街、二馆、三园、四墓、五景”一十五个西湖景点。

一街:

北山街历史文化街区 。

在西湖北岸,栖霞岭,葛岭,宝石山的山麓之间。西起魏店东到望湖楼这一段路程中,荟翠着中国近代产业革命运动中,新兴产业者的大部分的居住楼墅,中西结合,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二馆:

中国茶叶博物馆是茶文化专题博物馆:

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南面龙井路旁双峰村。是国家旅游局、浙江省、杭州市共同兴建的国家级专业博物馆。

苏东坡纪念馆:

位于杭州西湖苏堤南端的映波桥旁,毗邻雷峰塔、净寺、花港观鱼,馆区由主楼展厅、碑廊、百坡亭、酹月轩等组成。纪念馆主建筑为一幢翘角飞檐的二层仿清楼阁式建筑。

三园:

云栖景区:

走进云栖,就被两旁密密层层、节节向上、清逸挺拔的无数修竹包围,置身于竹海碧波之中,顿生一种“凉、绿、清、静”的感觉,以“绿”、“幽”、“雅”为特色,集接待、休闲、观光于一体的高品位风景点。

仁寿山公园:

仁寿山公园位于杭州植物园东南侧,公园突出原始、自然、野趣的主题。

龙泓涧景区:

龙泓涧,是西湖南山三大溪之一,更是给西湖提供天然补给水源的四条溪流之一.景区内最引人注目的,是两座新恢复的仿古桥——饮马桥和玉钩桥。饮马桥扼三路(金沙、玉涧、君子)清澈之水汇聚而流出茅家埠再注入西湖。

四墓:

龚隹育墓:

位于六和塔畔牌楼里,是西湖风景区乃至杭州不可多得的保存较为完整的清代士大夫墓葬实迹,墓前方的华表、牌坊、碑亭、石羊、石马、石虎、石翁仲均保存完好,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苏小小墓:

苏小小,南齐时钱塘名伎,才貌出众,身世和爱情故事凄婉动人,其诗作“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脍炙人口。传说死后葬于西泠桥畔。“千载芳名留古迹,六朝韵事著西泠”,传为湖山佳话。墓亭共有12副柱联,分别邀请12位全国著名书法家书写,是西湖风景区中柱联最多的一座亭子。

武松墓;

武松墓位于北山街西泠桥畔,苏小小墓西边50米左右,面对的是秀丽的西湖。武松墓牌坊两边的石柱上刻着的一副楹联“失意且伍豪客,得时亦英公”,杭州的这些古迹从某种意义上讲,表达了人们对英雄人物的一种情感寄托。

陈夔龙墓:

位于右台山麓 ,位于俞樾墓南侧,

陈夔龙(1857—1948),字筱石,号庸庵,贵州贵阳人,清光绪进士。历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等职。

五景:

朱家里:

位于梅家坞老村梅灵路以东。依托“十里梅坞”的独特自然环境,成为梅家坞茶文化村的又一旅游新亮点。

魏庐:

魏庐位于花港观鱼公园西侧,南临著名的牡丹亭, 整座魏庐的最高处是木结构瓦顶的八角重檐。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个八角重檐的顶,都只能看到一部分。这种顶在园林建筑中被称为“攒尖顶”。自亭前往北,一眼望去青山葱翠,碧水悠悠,是一处望尽西湖胜景的绝佳之地。体现建筑与植物、山水的和谐共生的意境。

玉岑诗社:

从三台山路来到浴鹄湾西侧的武状元坊,沿着对面上山小道便可到达玉岑山。三层八角攒尖顶的阁楼,是诗社的主体建筑。它是根据明代文人祝时泰、沈士辈在此结玉岑诗社的典故而恢复的。其建筑设计以突出原诗社的时代特征为要求,在外观及结构上形神兼备,展现了诗社的古风余韵。

留余山居:

留余山居原位于南高峰北麓,为清代著名的园林景观。乾隆帝到此游览,赐题“留馀山居”四字为额,此名流传至今。山居旁另建有江亭、听泉亭。2004年,在原址附近按古籍记载的留余山居布局复建该景观,沿用留余山居旧名。同时沟通水系,堆叠假山,重新添置楹联匾额,营造旧时景观。

三台阁:

位于风光旖旎的三台山顶,为游客登高望远的好去处。临阁远眺,山峦叠翠,碧湖如镜,湖西全景可尽收眼底。有上山游步道,该游步道还将与龙泓涧中的中国茶叶博物馆、外鸡笼龙井茶村及南高峰等景点相连,成为湖西景区“登山兼可看湖,游湖又可赏山”的一处游览空间节点。

(五):西湖新三十六景

1.礼耕堂:

系晚清建筑,位于梅家坞村。“礼耕堂”三字由张照书写,字形方正,笔力雄浑。张照曾于“康乾盛世”时三朝为官,系大书法家。现岳阳楼内的一幅《岳阳楼记》就出自他的手笔。

2.郎当岭(入口):

又名琅珰岭,古名扪壁岭。原指天竺山东,龙井村西,梅家坞村东北的山岭。现在习惯上把南起五云山,北至天竺一带山岗通称“郎当岭”。因山岗蜿延约数公里,又有“十里郎当”之称。

3.梅家坞周恩来总理纪念室:

位于梅家坞村。周恩来总理自1957年起曾先后五次来到梅家坞,将此作为指导全国农村工作的联系点,关心和指导梅家坞的生产和建设。

4.圣塘闸:

该闸是沟通杭州城区内河的主要通道,与北侧石函闸和龙闸并称为西湖三闸,是西湖历史的见证。上建圣塘闸亭。亭内现竖有白居易所著《钱塘湖石记》碑。

5.马可波罗与杭州纪念雕塑:

位于圣塘路口。马可·波罗是意大利著名旅行家,十三世纪的元初曾到过杭州,并把杭州称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城市”。

6.惜别白公(送别白居易群雕):

诗人白居易于唐朝长庆二年任杭州刺史,到任后大规模疏浚治理西湖,并筑堤建闸,灌溉农田。重修六井,深受百姓爱戴.唐长庆四年任满赴洛阳之际,出现了“杭老遮车辙”的动人送别场面.

7.新泰饭店:

新泰饭店,又称中湖饭店。位于邮电路86号,前身是清泰第二旅馆,创建于宣统二年。新泰饭店在后期修缮过程中恢复了历史原貌,新湖滨的整体环境与其十分和谐。

8.志愿军雕像:

六公园内雕像周围的空地曾是近现代一些武术名家交流切磋武艺的场所,一些著名武术门派的渊源也与此地有关。此外,这里在民国时期曾一度用作民众体育场。

9.凇沪战役阵亡将士纪念碑:

是为1932年淞沪杭战牺牲的将士创作的“凇沪战役国军第八十八师阵亡将士纪念碑”。

10.圣塘路别墅建筑群:

位于杭州湖滨圣塘路临湖一隅,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官僚资本家在此营建了各种西洋小楼别墅。

11.清旗营、练兵场:

在新湖滨景区东侧区域,是原清代的旗下营(满洲驻防营城)。辛亥革命后,杭州城墙、城门陆续被拆,城湖合璧,旗下营也被辟为市场。

12.风波亭(风波桥、孝女井):

该亭在杭州市北浣纱路浙江第一监狱。南宋时为大理寺,亭在狱内。据金山寺志载:“有道月禅师者,值岳飞班师过寺,道月劝其勿归,赠诗一首,诗中有“风波亭下水滔滔”之句。王不听,其后冤下大理寺时,果有亭匾日“风波”。 绍兴十一年(1142年)腊月二十九日, 秦桧制造“莫须有”冤案,高宗赐死,人民拥护爱戴的民族英雄岳飞具浴拉肋而殂于风波亭,死时年仅39岁。 临刑前, 狱史要岳飞画押, 岳飞宁死不屈, 挥笔写下了八个大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表白了岳飞光明磊落、忠心报国的胸怀和对赵构秦桧罪恶阴谋的愤怒和控诉!

13.唐李泌引水纪念标志:

杭州自隋建州以来城市日益发展,但杭州城区是由浅海湾演变成的陆地,地下水咸苦不堪饮用。唐德宗朝李泌任杭州刺史后,引西湖水至城内各地,并置六个出水口,解杭人卤饮之苦,促进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德泽百世。

14.杨公堤碑亭:

在景行桥畔。杨孟瑛,弘治十六年出知杭州。明正德三年,杭州府动用民工8000人,清除侵占西湖水面形成的田荡近3500亩,并以疏浚、开拓。另修“杨公堤”,堤上六桥为“里六桥”。碑亭记录了这一史实。

15.永福桥:

在乌龟潭。原位于桐庐县横村镇深畈村。其形制亦由拱桥改为斜托梁桥。现桥每孔两头各有9根石条作斜托柱,支撑桥面9根石条,形成弓形桥洞,形制独特。后迁至扬公堤。

16.玉涧桥:

又名玉建桥,原位于桐庐县印渚镇丰收村。为双孔石拱桥,2003年按原貌迁移保护至西湖杨公堤景区。

17.景行古桥:

位于松鹤山庄东,又名“金行桥”,始建于明代,是杨公堤诸桥中唯一尚存的古桥。《诗》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喻好贤也,题曰景行。”

18.松鹤山庄:

又名松鹤庄,位于法公埠,民国时建,原系实业家盛杏荪妻庄氏私宅。为一幢中西风格结合的二层楼房,面阔三间,歇山顶,正门两侧饰爱奥尼亚式门柱,门窗上饰华美的山花。

19. 红栎山庄:

亦称豁庐,位于杨公堤景行桥东南。

清光绪三十三年建造,为邑人高云麟别墅,俗称高庄。园内园外山水互相映衬,湖山秀色一览在目。

20.法相唐樟:

位于三台山东麓,原法相寺旁,树龄1000多年。是杭州地区见诸记载的树龄最大的古香樟。树高约17米,冠幅400多平方米。

位于三台山东麓,浴鹄湾南,元代著名文学家张雨构水轩于赤山埠浴鹄湾,名曰“黄篾”。

22. 武状元坊:

位于三台山路浴鹄湾西。

南宋时,南高峰顶曾设比武露台。嘉定七年右榜武状元刘必方在南高峰麓赤山道口立武状元坊。

23.子久草堂:

位于三台山路浴鹄湾西岸。

黄公望,字子久,号大痴、一峰道人,江苏常熟人,史载其聪敏绝伦,通百氏说。为元代画坛著名的“元四家”之首,传世作品有《富春山居图》、《天池石壁图》等,并有专论山水画的《山水诀》传于世。

24. 俞曲园墓(含右台仙馆):

位于三台山路三台山东麓。

俞曲园名樾,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官翰林院编修、河南学政。

25.大麦岭苏东坡摩崖题记:

位于大麦岭东麓,系北宋元佑五年,苏东坡第二次来杭任知州时,与王瑜、杨杰、张寿同游天竺过麦岭时所题。

26.于谦墓(祠):

于谦,字廷益,钱塘县(今杭州)人,明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为官清廉,不阿权贵。明天顺元年2月,因“谋逆罪”在北京遭冤杀。两年后,于谦魂归故土,遗骸安葬于现址。

27.赵之谦纪念亭:

赵之谦(1829-1884),清咸丰己未举人。怀才负奇,博古通今,文章奇玮恣肆。政绩颇著。在书画方面有极高的造诣,是清代后期著名的“海上画派”代表人物,墨迹广为流传,被后人尊为艺术大师。

28.五峰草堂:

位于茅家埠景区龙井路旁。建于民国时期,为中式三合院花园住宅,曾作为“三教普善堂”堂址,后多次易主。

29.茅乡古道(含通利古桥):

位于茅家埠景区。清代前期以前,茅家埠一带皆为西湖水面,香客常常乘西湖游船在茅家埠登岸,再沿着上香古道步行去天竺诸寺进香,形成了具有浓郁民俗特色的香市文化。

30.兰苑:

位于杭州花圃内。为国内重要的兰花培植基地和赏兰胜地,享誉国内外。苑内根据兰花的生态习性,借山林之荫翳创造半阴的环境和适宜的空气湿度,利用穿谷微风传播兰之幽香。

31.小隐园:

位于杭州花圃内。始建于宋代,初名适安园。为杭州观赏菊花、展示菊花文化的特色景点。

32.天泽楼:

位于杭州花圃东北。楼名取自天泽庙。天泽楼保留了原天泽庙祷雨文化的踪迹,同时辟为栀子花的专类园。游人至此,既可了解古代的祈雨风俗和文化,亦可休憩赏花。

33.赵公堤:

又名小新堤。南宋淳佑二年,临安知府赵与 自苏堤东浦桥畔至曲院筑堤,以通灵隐、天竺。堤长二百五十丈,“夹岸花柳一如苏堤”。

34.燕南寄庐(盖叫天故居) :

盖叫天(1888-1971),原名张英杰幼时因生活所迫而学戏,十三岁到杭州,在拱宸桥“天仙戏院”学唱老生,十五岁改学武生。后以武戏闻名天下,被誉为“燕北真好汉,江南活武松”,开创了独具特色的盖派艺术。

35. 环碧湖舍:

在杨公堤第一桥环碧桥畔,系20世纪30年代上海商界闻人王晓籁之别墅。因西山路旧称仁寿路,故环碧湖舍又称“仁寿山庄”。原别墅为中西合璧风格,2003年复建。

36.风荷御酒坊 :

位于曲院风荷景区。南宋时曾是宫廷制曲作坊,隶属于户部,专酿官酒,具有悠久的酿造历史和丰富的酒文化内涵。景点通过场景复原、壁画、雕塑、微缩景观等手段,向游人展示南宋御酒制作流程、宫廷酒宴、民间酒肆、赛酒会等内容。

杭州:新景点特色游

浙西第一漂———世外桃源相思河

临安有临安“世外桃园”之称的相思河风景区“五一”建成迎客。它由相思河、卧龙沟、柳叶湖、河桥老街组成,是一个既具有原始山水峡谷风光,又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综合性风景区。游客在游览卧龙沟、观赏柳叶湖、参观河桥老街后,一定要去相思河漂流一番。相思河水清谷幽,奇石嶙峋,两岸瀑布飞挂,神秘而秀丽。游客坐在竹筏上,顺流而下,时而穿峡谷,时而过碧潭,有惊无险,十分惬意,故称“浙西第一漂”。

新叶明古屋———露天建筑博物馆

建德5月1日,位于江南悬空寺大慈岩旁的新叶明古屋正式向游人开放。被誉为“露天明清建筑博物馆”的新叶明古屋现存明代建筑15幢,清代建筑150多幢,整个布局错落有致,每幢建筑又都有自己不同的格局,制作精致,体现了古代传统的耕读文化的思想及儒家文化中阴阳相生、尊卑有序的思想,是我国乡土文化考察的“活化石”。这次开放的景点包括抟云塔、是亦居、崇仁堂、有序堂、双美堂、明古屋等。

千岛湖石林———幽迷奇险景天成

淳安新开放的千岛湖赋溪石林位于淳安县赋溪乡,由蓝玉坪、玳瑁岭、西山坪石林3部分组成。景区以“悬崖、怪石、灵洞、古道”见长,整体构成“幽、迷、奇、险”四大景观特色,其面积之广、规模之大、高度之高,在中国四大石林景观中仅次于云南路南石林,被誉称为“华东第一石林”。

石林景区内,餐饮突出“土、野、农”特色;奇石馆各种奇石琳琅满目;新修建的石林迷宫,深邃幽雅,奇石盘踞,景致天成。

东方文化园———故宫文物珍宝展

萧山故宫国家一级文物珍宝展“五一”期间在东方文化园万佛金塔地宫展出。主要展品有清代宫廷督造的鎏金无量寿佛树,刻有《清明上河图》、五百罗汉像等的国内最大象牙雕刻,缅甸佛界赠送的6米长、2米高白玉佛像等等。园内还举行每天两场的越剧演出,并穿插莲花落、江南丝竹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曲艺节目。“五一”节开始,杭州吴山广场每10分钟发一班旅游专线车直达东方文化园。

新西湖的三大新景观,即杨公堤景区、新湖滨景区和梅家坞茶文化村,每一个地方都值得游客逗留一整天

新湖西杨公堤串起西山景

游历时间:上午8点—12点

杨公堤景区涉及7个景点,从北到南,依次是曲院风荷、金沙港、杭州花圃、茅家埠、乌龟潭、浴鹄湾、花港观鱼,其中杨公堤景区内有23个历史文化景观将被首批推出,分别是: 荷香酒溢、环碧湖舍、燕南寄庐、赵公堤、天泽楼、小隐园、兰苑、茅乡古道、五峰草堂、赵之谦纪念亭、大麦岭苏东坡摩崖题记、于谦墓(祠)、俞曲园墓、子久草堂、武状元坊、黄篾楼、法相唐樟、松鹤山庄、红栎山庄、景行古桥、玉涧桥、永福桥、杨公堤碑亭。 而醉白楼、都宅云锦(都锦生故居)等少数景点目前还在抓紧建设施工,要等国庆后才能完工开放。本区景观将以全新形式呈现在游客面前,沿堤两岸,尚有刘庄、郭庄风韵依然,花圃风光目迷心醉,燕南寄庐引人怀旧……适宜细细品,慢慢玩,好好看。

★杨公堤

南起虎跑路口,北至北山路口,堤长3328米,宽约12米。系明正德三年(1508年)时任杭州知府的杨孟瑛疏浚西湖,用湖中淤泥堆筑于湖西山麓的一条长堤。后人为纪念他开浚西湖的功绩,称为杨公堤。堤上亦有六桥,俗称“里六桥”,自北向南名为:环璧、流金、卧龙、隐秀、景行、浚源。与西面的苏堤六桥前后呼应,合称为“西湖十二桥”。清朝以后,里湖逐渐淤塞,田桑扩大,杨堤被废。1947年,在杨堤的旧址上修筑西山路。2002年12月开始,“西湖西进”工程启动,杨公堤历时十月完工。

★荷香酒溢

位于曲院风荷内。南宋时,杭州即有官家酒作坊。该景区用场景复原、壁画、微缩景观、实物陈列等手段,生动展示南宋御酒制作流程、宫廷酒宴、民间酒肆、赛酒会等内容。游人在此不但可了解南宋酒文化的内涵,而且还可品尝到南宋名酒。

★环碧湖舍

20世纪30年代,上海文人王晓籁在杨公堤第一桥环璧桥桥畔建造了一座中西合璧的花园别墅,取名“环碧湖舍”。因西山路旧时称仁寿路,故环碧湖舍又称“仁寿山庄”。现别墅已恢复旧观,且三面临水,只有一座石板曲桥可入湖舍。

★燕南寄庐

在赵公堤上。系京剧名家、“江南活武松”盖叫天一生大多数时间生活的地方。“文革”中被占为民居,现围墙角尚存“百忍堂张界”界碑。故居大厅叫百忍堂,堂中宫灯古桌古椅,侧厅陈列盖叫天与家人朋友的照片。室中楹联十分精彩,如“不大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寻常人物能文能武能圣贤。”

★金沙港

东隔西山路与曲院风荷相对,南接花圃,西北以灵隐路为界,金沙涧自西向东蜿蜒流过,整个景区以体现酒文化与京昆艺术为主,结合赵公堤、盖叫天故居等人文景观资源,开设小酒店、小食坊,设置京昆艺术的戏场,让游人在畅游景区的同时细细品味京昆艺术文化的深厚底蕴。

★于谦祠

沿三台山路往前不远,便是于谦祠。于谦祠共分三进殿,建在于谦墓道一侧。现存建筑为清同治八年(1869年)的旧迹。于谦(1398—1457),明代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著名的民族英雄,与岳飞、张苍水,共称“西湖三杰”1457年2月,于谦以“谋逆”罪被冤杀于北京。后归葬于故乡杭州西湖三台山山麓。留有《石灰吟》,“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茅家埠

沿三台山路一直前行,在三台山与龙井路交接地段。它是以江南渔村风貌为特色,茅家埠水面景观为主体的一处较为开阔的景观空间。它通过杨公堤上卧龙、隐秀两桥与西里湖水面贯通,将相对分散的各个村落实现有机的关联。景区内栽种了大片桑树林、果园,展示了江浙水乡的田园风光。

★乌龟潭

位于于谦祠景区对岸,这是一处人与动植物和谐共生的自然湿地生物群落景观。通过修复的景行桥与西里湖相通,开阔的水面,自然式驳岸,浸入水中的周围自然山体,以及广种各类水生湿生植物、中上层木本开花植物和浆果类植物等,形成了丰富的景观层次。水中小岛耸立,并以园桥、亭桥与水岸相连。

★浴鹄湾

在法相寺遗址整理与保护的基础上,种植桃李杏等植物于谷内,由西山路复线引路经六通宾馆至山谷中,并修葺恢复原法相探春古道。于五老峰山巅建五峰观景阁,与雷峰塔遥相呼应,成为一处幽深、静谧、充满野趣的最佳景观点。

★曲院风荷

位于西湖西岸金沙涧流入西湖处。南宋初,这里设有宫廷酒坊,湖面种养莲荷,夏日清风徐来,荷香与酒香四下飘逸,游人身心俱爽,不饮亦醉。占地28公顷,东接岳湖,西傍西山路,南到赵公堤,毗邻郭庄、竹素园。

★花港观鱼

位于苏堤南段映波桥和锁澜桥之间的西侧,南濒小南湖,北接西里湖。有花、有港、有鱼,被列为西湖十景之一。园内分为红鱼池、牡丹园、花港、大草坪、密林地等。

★天泽楼

取名天泽庙,始建于宋以前。南宋后,多在此求雨,屡求屡应。恢复天泽楼,本意是保留西湖上的祈雨文化踪迹,全木质的天泽楼精雕细琢,令人拍掌叫绝。

★小隐园

位于杭州花圃,与天泽楼隔水相望。始建于宋代,初名适安园。史料记载,南宋内廷曾有位菊夫人,能歌善舞,曾在适安园住过。复建后的小隐园欲以菊为题,辟为观赏菊花、展示菊花文化及游人休憩散步的休闲景点。

★兰苑

杭州花圃内,在原花圃兰苑基础上改造而成。苑内根据兰花的生态习性,以山林之荫翳创造半阴的条件,并伴有较大的空气湿度和穿谷微风传播幽香,创造出更宜于兰花生长和展示的山形水势。同时,着重将兰花文化注入其中,利用石刻题咏、匾联唱和,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子久草堂(黄公望故居陈列室)

位于三台山路旁,元代画坛著名“元四家”之首黄公望故居。《富春山居图》、《天池石壁图》是黄公望的传世之作。茅庐周围风景怡人,倚门眺望还能见雷峰塔之景貌。现于旧居原址附近设黄公望故居陈列室,以纪念这位中国绘画史上杰出的画家。

★松鹤山庄

又名松鹤庄,位于法公埠(西山路东侧)。原为盛杏荪妻庄氏所有,现存建筑为民国时期所建。面阔三开间,歇山坡屋顶,高两层。建筑正门两侧饰有爱奥尼亚柱式风格的门柱,门窗装饰为巴洛克风格。

★红栎山庄

俗称高庄。在杨公堤畔花港公园原鱼乐园内易地恢复。

★黄篾楼

位于浴鹄湾附近。文献记载赤山埠水曲为浴鹄湾,元代著名文学家张雨居于此,并名曰“黄篾”。刘邦彦有诗云:“春水初生浴鹄湾,篾楼高枕对青山。鸟声啼足忽飞去,门掩绿阴清昼闲。”现在浴鹄湾附近重建黄篾楼,游人到此歇脚闲坐,静赏四周天然美景,可以唤起对往昔动人意境的美妙想像和感受。

★杨公堤碑亭

位于杨公堤,建纪念亭及雕塑纪念杨孟瑛。杨孟瑛,字温甫,弘治十六年(1503)出知杭州。在任时浚湖筑堤,借鉴、继承了自唐李泌、白居易以来杭州地方官注重西湖保护的优良传统。但浚湖筑堤却触犯了一批占湖豪强的利益,杨孟瑛因此遭到地方恶势力的强烈嫉恨,最终被降职调任为顺天府丞,离开杭州。后人在论及西湖治理方面,将杨孟瑛与李泌、白居易、林逋、苏轼相提并论,并为他们五贤塑了“五贤祠”。交通线路:乘公交车K7路至岳王庙下车,从北端的花圃进入杨公堤游览;或乘公交车K4路至苏堤下车,从南端的原西山路上的花港观鱼进入杨公堤游览。游览本区,可以杨公堤为纽带,步行为佳,从北端花圃、曲院风荷两侧进入,一路上卧龙桥边看郭庄,景行桥上观花港,再从南端出口,沿途新景迭出,古风犹存,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此外,还可荡舟湖上,从茅家埠下船,摇船前往灵隐。

新梅家坞休闲茶乡农家

游历时间:中饭时间赶到,品茶吃饭,一直到下午3点

梅家坞茶文化村,正在以“十里梅坞”自然山水环境为依托,以茶文化为底蕴,成为杭州对外的一块“金字招牌”。 穿过梅灵隧道,便见山上、田里处处是茶,路边茶社连着茶社,漂亮的房子在青山的衬托下,美得像一幅画。

梅家坞茶文化休闲旅游项目方案中,规划范围北起梅灵隧道南出口,南至梅灵大道渡桥,包括梅竺渔村。该规划将梅家坞旅游区分为一条景观大道———梅灵大道。梅灵大道由北向南贯穿景区,形成梅家坞内四个山坞,一个渔村的一线多点的景点分布模式。

茶文化休闲旅游项目分若干个景观小区:乡村茶文化旅游中心(老村),茶乡新农村休闲旅游区(新村)、小牙坞家庭旅馆休闲度假区,象鼻岩山村旅游区、梅竺渔村、白沙坞自然茶园风光区、天竺坞壶中天地休闲度假区、十里琅珰古道旅游区等八大区域。

作为杭州一个具有独特性品牌的旅游新亮点,梅家坞茶文化村已挖掘开发了周恩来纪念室、琅珰岭、礼耕堂等三个历史文化景观。

★周恩来纪念室

1953年至1962年期间,周总理曾先后5次来到盛产龙井茶的西湖梅家坞村视察、指导工作,其中有3次是陪同外宾来的。周恩来纪念室就是由当地村民捐款,将接待过总理的老楼改建而来的。楼上作接待室,楼下为展览厅,分八个部分展出周总理视察梅家坞的史料、照片和实物,以及董必武、陈毅、邓颖超等中央领导视察梅家坞的照片、题词及书画作品。每年清明节,这里的村民都用当年最好的茶叶泡上一杯茶放在周恩来总理的遗像前。作为历史人文景观,前段时间,周恩来纪念室已被翻修一新。

★十里琅古道入口

长久以来因农舍的阻挡,使得十里琅珰入口处难觅,游客只有穿过农舍,才能望见悠长的山林游步道,领略山林美景。为了挖掘这里的文化亮点,梅家坞茶文化村建设办公室拓宽了十里琅珰入口处的道路,同时建造了一座石牌坊,并对周围环境进行整治,还古道以幽静、整洁的风貌。

★礼耕堂

古宅礼耕堂也还原了晚清时的风貌,在沿街的粉墙黛瓦中显得格外大气。礼耕堂三字由十八世纪大书法家张照题词,字形方正,笔力雄浑。张照曾于康熙雍正乾隆年间三朝为官,现岳阳楼内的一幅《岳阳楼记》,就是由他所书。交通线路:经过站点梅家坞的线路有:324路、游5线、游4线、游5线(区间)。

新湖滨城市客厅迷人眼

游历时间:下午3点—6点

改建后的湖滨新景,景区范围为圣塘闸沿白沙路、环城西路、湖滨路至湖滨一公园沿湖用地,总面积10.85公顷,湖岸线长1.2公里。景区分布的10个景观点,分别是唐李泌引水纪念标志、风波亭(风波桥、孝女井)、清旗营和练兵场、圣塘路别墅建筑群、淞沪战役阵亡将士纪念碑、志愿军雕像、新泰饭店、惜别白公、马可·波罗与杭州纪念雕塑、圣塘闸等。

整治后,宽6米的湖滨路将是一条半封闭步行街,两边种植大型法国梧桐;而平海路上则是42株15米高的银杏树,以营造强烈的休闲广场性质。

湖滨路原来的双向四通道就如同一条强有力的隔离带把西湖与城市隔绝开来。整治后湖滨路变成了一条加宽的单行线,东边布置了宽阔的步行道。沿湖滨而行,可遇到多个里弄或小巷通向内院,巧妙地完成了湖滨向城市内部的过渡。

南山路休闲街业态定位相错互补。“湖滨休闲带”定位以中档特色餐饮为主,引入稀缺性的餐饮品牌,并兼顾中高档休闲餐饮和中低档快速餐饮,将“湖滨休闲带”打造成强势餐饮品牌的密集区。

★杭州市民惜别白居易群雕

诗人白居易于唐朝长庆二年任杭州刺史,大规模疏浚治理西湖,并筑堤建闸,灌溉农田。又继李泌之后重修六井,深受百姓爱戴。唐长庆四年(824年)五月,白居易任满赴洛阳之际,出现了依依惜别的动人场面。位于北山路边绿地的“杭州市民惜别白居易”雕像,表现了杭城市民在白居易离任时送别这位“老市长”的情景。

★唐李泌引水纪念装置

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任杭州刺史的李泌,因置六井而名垂青史。李泌到任之前,杭州人普遍饮用卤水,他组织民工自涌金门至钱塘门分置水闸,掘地为沟,沟内砌石槽,石槽内安装竹管(北宋时改为瓦筒),引西湖水至城内各地,并置六个出水口,俗称六井,今尚存相国井。新湖滨景区设李泌引水纪念装置,以示纪念。

★马可·波罗与杭州纪念雕塑

位于圣塘路口。马可·波罗是意大利著名旅行家,十三世纪的元初曾到过杭州,并把杭州称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城市”。高2.2米的马可·波罗人物青铜雕像,身穿罗马式长袍,风尘仆仆地来到杭州。这一雕塑在新湖滨景区的设置,体现了杭州不仅是国内著名的旅游城市,更是一座国际化的旅游都市。

★风波亭(孝女井)风波亭

是南宋抗金英雄岳飞遇害处,史料记载,风波亭在今小车桥附近,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在此杀害,史称“风波冤狱”。后人为表达对这位抗金英雄的敬仰之情,在原址附近按宋代风格建造风波亭。同时恢复的还有风波桥,以及岳飞之女银瓶投井自尽的孝女井,这一历史遗迹的恢复,丰富了新湖滨景区的历史文化内涵。

★淞沪战役阵亡将士纪念碑

1932年1月28日,日寇在上海发动淞沪事变。驻扎在沪的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十九路军奋起抗战。为支持十九路军,驻浙国民革命军陆军在张治中将军率领下驰援上海,血战两昼夜,重创日军,创造了淞沪抗战中我军最辉煌的战绩。1934年,著名雕塑家刘开渠创作了“淞沪战役国军第八十八师阵亡将士纪念碑”。碑的顶部站着两名士兵,一人搀扶着另一人,刻画了战友情深的主题思想。台座镶嵌四块浮雕,表现爱国志士英勇抗战和人民对殉难者哀悼的情景。这是我国第一座表现抗日战争的纪念碑。

★圣塘路别墅建筑群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些官僚资本家在位于杭州湖滨圣塘路临湖一隅,营建了各种西洋小楼别墅。现湖畔居周围尚存几幢历史建筑,如石函精舍、九芝小筑等,每幢建筑都有一段丰富的历史。新湖滨景区将恢复其历史原貌,使人们切实地触摸到西湖的历史文脉,感受旧貌换新颜的时代情趣。

★圣塘闸

与北侧石函闸和龙闸并称为西湖三闸,是西湖历史的见证。南宋咸淳六年,在昭庆寺东曾建九曲昭庆桥。明代称溜水桥,桥下设闸,根据西湖水的盈缩进行开闸或闭闸。原通九曲下湖,后入新河。民国元年,拆除沿西湖城墙时,将钱塘门外的水城门改建为现在的圣塘闸。1950年,圣塘闸木制闸门改为铁门,泄水口改建成混凝土暗渠。1984年,圣塘闸由人力启动改为电力启动,上建圣塘闸亭。该闸不但历史悠久,而且是沟通杭州城区内河的主要通道。

★湖滨广场及休闲绿地

广场位于平海路口,系湖滨地区中心地带,主景是湖埠的看台。游人漫步广场,可近看湖中喷泉,远观大型激光水幕**。濒湖休闲绿地除有与地下机动车道相通的一些通道、草坪、花卉、濒湖观景铺装地外,还包含大量的室外休闲设施如休闲露天咖啡座、茶座、露天雕塑园、画廊等设施。

★清代杭州城区图

位于湖滨一公园北端,一块正方形的地面上沟壑纵横,迷你型的房屋街道清晰可见,它以清代中期的杭州城池和街坊地图为蓝本,将当时的十座城门和主要街坊用花岗岩石镌刻在地坪上,成为历史的印证,供市民和游客作古今对照,在此领略杭州古老深厚的历史底蕴。交通线路:湖滨是杭州的“城市客厅”,交通十分方便,公交车K4路、K7路、游1线、游2线、游3线均可选乘。湖滨路傍西湖东岸有多处游船,画舫和出租自划船码头。湖滨新景建设竣工后,其游赏功能将大为增加,选择步行或骑自行车游览,可兼睹杭州湖城结合的独特风貌。

附:南线自然人文相辉映

本区是2002年经整合后开放的一处景观,游人可沿长约3公里的湖畔游览,沿途分为湖滨一公园,涌金门、柳浪闻莺、学士桥和长桥5大区块。其中一公园区域空灵宽敞,是城市的客厅。涌金门区块以民俗为纽带,体现了浪漫传奇色彩。柳浪闻莺区块则处处透露了浓厚的文化气息,自然和人文结合得最为完美,其中钱王祠是亮点。学士桥区块为纪念苏东坡而命名,为一自然过渡带。长桥区块是南线尾声,既凸显了古代文化元素,又融入了现代经济理念。曲折的“双投桥”是眺望雷峰塔的最佳观赏点之一。因版面所限,南线景点不一一展开介绍,南线的24个景点是:

★亭湾骑射★澄庐★林霭漫步★西湖天地★柳浪闻莺★涌金池★“金牛出水”雕塑★张顺塑像★涌金楼★钱王祠★翠光亭御码头★刘松年书画廊★清照亭★水南半隐★唐云艺术馆★双投桥★朱娘酒店★净慈寺★南屏晚钟★雷峰夕照★章太炎纪念馆★张苍水祠★苏东坡纪念馆★太子湾公园

交通线路:公交车4路、游1路、游2路、游3路、游5路,K808路均可选乘。全长约3公里的环湖风光带,共分5大区块近20处景区,步行最佳,可边游边赏,美不胜收。

推荐湖西5条旅游路线

1.曲院风荷———金沙港———双峰插云———植物园———灵隐———北高峰

2.花圃———茅家埠———龙井问茶———九溪烟雨———六和塔———灵隐———北高峰

3.杨公堤———三台山———花山霞鹃———法相探春———南高峰———满陇桂雨

4.金沙港———双峰插云———花圃———茅家埠———三台山———花山霞鹃

5.水上路线:苏堤上跨虹桥改造后,外西湖的游船可直入西里湖并进入“金沙港”、“茅家埠”、“乌龟潭”、“浴鹄湾”景区

本文来自作者[傲柔]投稿,不代表千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r8848.cn/wiki/202508-20647.html

(12)
傲柔的头像傲柔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傲柔的头像
    傲柔 2025年08月13日

    我是千泰号的签约作者“傲柔”

  • 傲柔
    傲柔 2025年08月13日

    本文概览:(一):西湖十景: 西湖十景是指形成于南宋时期的旧西湖十景,各景点基本围绕西湖分布,有的则位于西湖上。 1、苏堤春晓: 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三公里,...

  • 傲柔
    用户081308 2025年08月13日

    文章不错《麦岭天池是怎么形成的》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