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珐琅彩

珐琅彩是瓷器装饰手法,是将画珐琅技法移植到瓷胎上的一种釉上彩装饰手法,它源于画珐琅技法。而珐琅彩始创于清代康熙晚期,这种工艺大多应用在造型较小的器物上,例如盘、碗、杯、瓶、盒、壶。

珐琅彩的意思

珐琅彩是一种瓷器装饰手法,这种装饰手法源于画珐琅技法,是将画珐琅技法移植到瓷胎上的一种釉上彩装饰手法,这种装饰手法也被称为“古月轩”、“蔷薇彩”。

珐琅彩始创于清代康熙晚期,一般来说使用珐琅彩装饰手法的瓷器叫做珐琅彩瓷,同时也被简称为“珐琅彩”,而珐琅彩装饰工艺在雍正时期达到顶峰。

使用珐琅彩工艺装饰的器物造型普遍较小,大多数是盘、碗、杯、瓶、盒、壶,其中以碗、盘较多,而珐琅彩瓷器是清代皇室自用瓷器中最具特色、釉上彩次中最为精美的彩瓷器。

康、雍、乾三朝是清代御厂制瓷业中最灿烂的阶段,在这一百三十余年中我国制瓷工艺发生了不少重大变革,许多前所未有的彩釉被传入、创新并发展。其中,“珐琅彩瓷”与“粉彩瓷”都是该时期发展壮大的典型新兴低温彩釉制品。一:“珐琅彩瓷”与“粉彩瓷”的发展根源“珐琅彩”又称“画珐琅”,是十五世纪中叶在欧洲佛朗德斯发明,世纪末在法国中西部里摩居以内填珐琅工艺为基础发展而来。随着中西方贸易交往,从广州等港口传入国内,当时称“西洋珐琅”或“洋珐琅”。康熙后期,该工艺被传教士带进宫中,由造办处珐琅作应用于瓷胎表面,烧制成“瓷胎画珐琅”,即现在所说的“珐琅彩瓷”。同时也被传入景德镇,御厂将其发展为“洋彩”,即现在所说的“粉彩瓷”。

“珐琅彩”与“粉彩”的其它共同点民国时期古玩界曾流传“古月轩”一说,虽然没有根据,但至少表明珐琅彩瓷在当时的社会地位与神化程度。其实,仔细观察珐琅彩瓷与粉彩瓷,二者之间具有很多共同点。“粉白”打底情况许多人在谈及珐琅彩瓷与粉彩瓷区别时,强调粉彩使用“粉白”打底。其实,珐琅彩瓷也会运用这种方式。在绘画彩瓷时,由于釉料是提前制好的成品,如果需要表现花瓣浓淡及云水朦胧时,釉药呈色不好自然过渡。这时先用粉白打底,再施彩釉,并用毛笔调节局部釉料浓淡,既利于彩、釉结合,又能获得理想渲染效果。“珐琅彩瓷”中也可以见到类似使用方式,表现目的完全一致,因此说这种制作工艺并不是粉彩瓷的固有特征。

本文来自作者[残花月]投稿,不代表千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r8848.cn/zhishi/202508-17959.html

(13)
残花月的头像残花月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残花月的头像
    残花月 2025年08月07日

    我是千泰号的签约作者“残花月”

  • 残花月
    残花月 2025年08月07日

    本文概览:珐琅彩是瓷器装饰手法,是将画珐琅技法移植到瓷胎上的一种釉上彩装饰手法,它源于画珐琅技法。而珐琅彩始创于清代康熙晚期,这种工艺大多应用在造型较小的器物上,例如盘、碗、杯、瓶、盒、...

  • 残花月
    用户080710 2025年08月07日

    文章不错《什么是珐琅彩》内容很有帮助